“截體騎樓”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被活化利用
  曾為南越王宮博物館建設而獻身,如今修葺一新後依然閑置
  文/羊城晚報記者 呂楠芳
  圖/羊城晚報記者 林桂炎
  沉睡2000多年的南越王宮已經複活,與它“握手”的中山四路騎樓街卻依然了無生氣。自2010年開始,為了讓位於南越王宮博物館的建設,這排騎樓告別商業用途,並被攔腰“截體”,之後一直閑置至今。
  南越王宮博物館的開放是否將為中山四路騎樓帶來新的生命?羊城晚報記者昨日多方採訪瞭解到,騎樓今後僅作為紀念性建築保留,首層將打造成南越王宮博物館的配套文化休閑廊,二層以上仍維持封閉狀態。如此有限的利用方式遭到了建築保護專家的質疑。
  “截體”騎樓完成加固
  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位於中山四路鬧市中心、歷時四年建設的南越王宮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。在參觀這座“考古遺址公園”的同時,有細心的市民發現,博物館南面的中山四路騎樓也已整飾一新。
  據瞭解,由於距離太近,中山四路騎樓(忠佑廣場到原兒童公園)曾在2009年博物館動工建設前被劃入拆遷範圍,拆遷方案公佈後,引起廣泛爭議。有人認為“100年”理應為“2000年”讓位,支持拆除舊騎樓;也有人提出反對,認為中山四路騎樓極具文化歷史價值,應該得到保護。最終政府採取了一個折中的方案,即將中山四路騎樓從後牆起向商鋪正面方向拆除4米,保存立面形象不變。然而,拆改後的騎樓底層商鋪縱深僅餘兩米左右,猶如被攔腰“截體”,二三層也不能再使用,已經完全喪失了原來的商用功能,變成了“四不像”。長期閑置無用,也導致騎樓的建築安全性有隱患,部分後牆只能用鐵皮之類的臨時建築材料封固。
  去年11月開始,廣州市城投集團受市政府指示,對這段騎樓進行維修加固。記者昨日走訪發現,加固工程已經結束,騎樓外立面從原來的暗紅色粉刷成統一的淺灰色,首層商鋪的四面牆全部拆除,剩下四角的水泥柱支撐著整棟騎樓,部分地方鑲起了玻璃,變成玻璃櫥窗。騎樓上的窗戶也重新更換,統一色樣。
  城投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,騎樓加固工程歷時5個多月,在上月下旬完工,主要進行了結構加固和外立面整飾,解決了之前的樓板、樓體安全隱患以及滲漏等問題。
  修葺一新後依然閑置
  整飾前,中山四路騎樓在長達4年的時間里只有在越秀區舉辦廣府文化節等活動時才被短暫“激活”,其餘時間都無人居住和使用。整飾後,騎樓變得更新更靚,但卻依然不見有新的用途,和人氣漸旺的南越王宮博物館比起來,顯得十分失落。
  南越王宮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這段騎樓的管理將移交博物館,目前還沒有具體的利用方案,但可以肯定的是,騎樓不會再恢復商業用途,而是作為博物館的配套,進行文化展示利用。
  記者從有關部門也獲悉,中山四路騎樓被定位為“紀念性建築”,首層設置8個玻璃櫥窗,用於廣州歷史文化等公益展示,不設商業功能。至於騎樓的二三層,考慮到安全問題,暫時只能維持封閉狀態。
  記者在現場看到,騎樓一層並無樓梯通往二三層,目前二層以上都是封閉空間,僅設置了排風口、檢修口等。
  質疑一
  騎樓並非修舊如舊?
  中山四樓騎樓的整飾是否修舊如舊?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湯國華對此提出質疑。
  湯國華表示,整飾後的騎樓全部採用統一的立面色彩,統一的外牆材質,跟2010年以前的樣子完全不同,本來應該按照歷史照片進行比照恢復。
  “哪有騎樓街上每棟騎樓的樣子都是一樣的?現在外立面太統一,根本不符合騎樓本來的特點。”湯國華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,他最近專門去看過整飾後的騎樓,覺得很失望。
  對此城投集團回應,騎樓的加固設計方案是由南越王宮博物館的建築設計單位——廣州市設計院提交,經廣州歷史名城委員會專家評審,進一步深化設計後報廣州市文物保護委員會討論通過的。外立面的裝飾是在不改變原建築結構的前提下,通過整體統一的設計,達到騎樓美觀整齊,並與周邊環境協調的目的。
  質疑二
  二層以上不應浪費
  湯國華還認為,騎樓二層以上維持封閉狀態造成巨大的空間浪費,失去了當年保留騎樓的意義。
  他建議,應該打通二層以上將近1000平方米的騎樓空間,在騎樓底和博物館之間的兩米空間處修建樓梯,將整棟騎樓都活化利用起來。
  “騎樓保護的第一原則是活化利用,把一個沒用的東西擺在這裡,不符合騎樓保護的宗旨。既然騎樓的產權歸博物館,就可以把二層以上也用來做展示,或者售賣紀念品、旅游產品等,總之不要浪費,不然就失去了保護的意義。”湯國華說,封閉的騎樓空間既不通風也不透光,很容易發黴、生白蟻,到時候又要浪費納稅人的錢進行修補。
  但是,城投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由於消防、地基處理、結構安全、文物保護等一系列問題,整飾後的騎樓二層以上不具備使用功能,並不是加個樓梯就可以的。
  記者手記
  騎樓保護反成“雞肋”
  中山四路騎樓街原本是廣州最古老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,2010年遭“截體”拆改後,一直閑置無用,成為北京路商圈的一道瘡疤,也是廣州騎樓保護的一道敗筆。
  早年經歷了騎樓拆或留的博弈後,詭異的“截體”方案還未待公眾有所反映,就已經上馬實施。“截體”後的騎樓變成“四不像”,既不能再用作商業經營,也無法再容人居住。為了防止騎樓變成危房,政府後續還不斷投入財政資金對騎樓進行修修補補,根據去年5月公佈的《南越王宮博物館周邊環境整飾工程設計招標公告》,最近一次的維修加固項目花費高達1500多萬元。
  與此同時,廣州市文廣新局和越秀區政府的相關負責人卻不只一次對媒體表示,這半截騎樓已經完全沒有利用價值。言下之意,保留“截體”騎樓併進行加固只是出於對坊間“保樓派”的妥協。
  如今,這個“雞肋”被扔給南越王宮博物館接手,但僅憑博物館之力,恐怕無法決定騎樓的合理用途。是繼續改造至其符合整體使用條件,還是維持現狀僅開放一樓展示,各位看官有何高招?·呂楠芳·編輯: 王燕子  (原標題:中山四路悲情騎樓保住了半個身子 截體後元氣難復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r66rrjvs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